学校首页 学工动态 部门设置 思德教育 学生服务 国防教育 服务指南
 
思德教育  
教育管理
理论学习
辅导员园地
榜样星光
 
 
 
 
辅导员园地 主页 > 思德教育 > 辅导员园地
山东协和学院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一)专业选择与家庭期望的博弈
学生工作部 2024-10-11 09:58:44 浏览1188次

       一、案例基本情况
       大学生的学业问题表面看是大学生活适应困难、学习态度不端正,或者学习方法不正确等原因。然而,深层次研究会发现,造成学业困难的潜在因素则与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和情绪调节等心理健康有关。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还阻碍他们完成学业及毕业之后的发展。其中,学生个人专业选择与家庭环境影响及父母的期望不对称性而造成的心理问题就是典型案例。
       二、案例简介
       小张,男性,性格颇为内向,与班级同学互动甚少,也极少谈及自身成长经历及家庭状况。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小张有两门科目不及格。我通过班委了解情况得知,小张刚入学时,还曾与室友相约共同学习,如今却更多的在晚上独自打游戏。我第一时间与小张进行谈心谈话,了解详情。他认为,游戏能带来快乐与放松。对此,我深感疑惑,也担忧他平日的低沉情绪背后是否存在其他问题。小张表示,自己对本专业毫无兴趣,然而其父母从事相关工作,期望他将来也能从事该领域,并给他极大压力,希望他学有所成。他也曾想努力学习,但对专业兴趣的缺乏使他深感迷茫,提不起学习兴趣,找不到努力的目标与方向,只好沉迷游戏打发时间。
       三、案例分析
       (一)性格因素
       1.内向性格受局限。小张性格内向限制了他拓展人际关系的机会,导致他在遇到问题时缺乏同学间的交流与支持,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
       2.自我表达的缺乏。小张不太愿意主动分享个人信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减少了与他人产生共鸣和建立深度联系的机会。
       (二)个人因素
       1.专业兴趣的缺乏。这种抵触情绪会极大地影响他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投入度,使他难以在专业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2.学习目标的迷失。小张在学习上缺乏明确的规划和动力。虽然他很想努力学习,但没有清晰的目标引导,导致努力没有方向。
       3.沉迷游戏的影响。小张沉迷游戏,不仅占用了他大量的学习时间,而且影响了他的学习专注力。游戏带来的即时满足感,使他在面对学习的困难和挑战时更容易选择逃避。
       (三)家庭因素
       1.家长期望与教育方式。小张的父母事业有成,对他期望极高且要求苛刻,这种过高的期望转化为巨大的压力,使小张在学习过程中时刻感受到紧张和焦虑。
       2.缺乏情感沟通。父母在小张成长过程中更关注学习成绩,忽视了他可能遇到的心理困惑和情感问题。这导致小张极少与父母诉说心事,亲子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四、思路举措
       (一)确定目标
       1.帮助小张克服心理障碍,调节情绪,减少焦虑、自卑和厌学情绪。
       2.提高小张的学习成绩,使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恢复对学习的兴趣,明确目标。
       3.增强小张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让他融入集体生活。
       (二)制定规划
       1.第一阶段,全面评估小张情况,包括学习状况、心理状态、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帮扶措施,调整学习辅导计划,针对小张不及格和重修的科目,联系相关专业教师,为小张提供一对一的专业课程辅导,帮助他理解难点、掌握重点。
       2.第二阶段,观察小张在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变化,增加心理拓展训练项目等。安排小张定期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并每周与小张进行一次心理疏导谈话,关注他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新出现的心理问题。
       3.第三阶段,建立家校定期沟通机制,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帮扶措施和小张的参与情况,得到家庭的支持。定期向家长反馈小张在校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重点与家长交流小张的心理变化和进步情况,提醒家长多给予小张肯定和关爱,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4.第四阶段,拓宽兴趣,推荐其加入兴趣浓厚的摄影社团,在兴趣小组中,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通过团队合作项目,让小张学会信任他人、增强自信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五、工作成效
       (一)心理状态改善小张对自己的情绪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会了一些应对压力和调节情绪的方法,情绪逐渐变得积极起来,不再像之前那样低沉。他开始主动与我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困惑,也愿意向身边的同学倾诉,积极参加室友聚会和班级活动。定期的谈心谈话让他感受到了关心和支持,心理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
       (二)学习态度转变在专业引导和学习方法指导下,小张对本专业有了新的认识。他了解到了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方向,认识到了专业的价值和意义。专业课老师为他加强了短板更为他建立了自信心。小张不再沉迷于游戏,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他主动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共同进步。在学习过程中,小张逐渐找到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学习动力明显增强。
       (三)家庭关系缓和与小张父母的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父母了解了小张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开始适当减轻对他的压力,给予他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小张也主动与父母沟通,表达了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家庭关系逐渐缓和,小张不再因为父母的期望而感到压抑,而是能够在家庭的支持下,更加自由地探索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四)社交能力提升小张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各种社交活动,扩大了自己的社交圈子。在摄影社团活动和志愿者活动中,他通过自己的摄影特长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团队合作的任务和项目,小张逐渐打开了心扉,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和协作。他的摄影作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孤僻内向,而是变得更加自信大方。
       六、经验启示
       辅导员应坚持以学生为本,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一)谈心谈话,了解情况
       通过班委、室友和老师等人员,从不同角度收集信息,全面地掌握情况。开展面对面交流,及时安抚情绪并给予肯定,建立信任关系。帮助学生认识问题的本质和后果,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二)开展行动,积极帮扶
       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反馈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强大合力。班委可以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及时发现问题并报告老师;同学可以陪伴学生,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专家可以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家长可以与学校合作,共同关心和教育学生;社会可以提供一些资源和帮助,如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
       (三)分类指导,以小见大
       以个别案例为契机,探索群体性问题,开展相应的教育班会,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学会正确应对和处理这些问题。跟踪关注学生动态,无论问题是否得到解决,都要持续关注学生的动态,跟踪学生的情况。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学生的问题和解决过程,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个人简介      

        陈倩茹,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计算机学院辅导员,曾获得校级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平芜尽处是春山,追风赶月且停留。寄语各位同学:请保持坚定之心,柔韧之姿,勇往直前,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济青路6277号(郭店校区)邮编:250109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临港街道温泉路5688号(遥墙校区)邮编:250107
版权所有©山东协和学院 鲁ICP备11018403号-1   鲁公网安备370112020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