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网站首页|工作动态| 国防知识|政策法规|军训纪实| 英模风采| 征兵入伍|学生教官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英模风采
“八一勋章”获得者、“心系强军、锐意创新的科研先锋” —— 马伟明
学生工作部 2025-04-14 13:36:28 浏览131次

       

       马伟明,1960年4月6日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电气工程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教授、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主要从事舰船能源与动力、电磁能武器装备以及新能源技术方面的研究。
人物经历
       1978年,马伟明毕业于扬中县中学(现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1987年,于海军工程学院获船舶电气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3年-1996年,在清华大学攻读并获电机专业博士学位(其间:1996年,入选首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获“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99年,获全国青联“第二届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中央军委记“一等功”;获全国青联“第五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2003年5月,受聘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2010年,获中国科协“首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1年,中央军委记“一等功”
       2016年6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7年,获人社部等“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央视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
       2017年,获中央军委“八一勋章”
       2019年,获中宣部“最美奋斗者”
       2021年5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科研成就
       马伟明长期致力于电气领域研究,瞄准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武器装备发展需求,带领科研创新团队在“舰船能源与动力”、“电磁发射技术”和“新能源接入技术”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装备研制,取得了一批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原创性成果,引领了舰船综合电力和电磁发射两大颠覆性技术的发展,推进了军民通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进步。 根据2023年5月中国科协官网显示,马伟明领衔团队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均为专用项目),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7项。
人物评价
       马伟明秉承“作为党和军队培养的院士,科技强军事业高于天”的信念,矢志报国、淡泊名利,为国家科技进步与国防装备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光明日报》评)
马伟明在海工大师生们看来,像是一匹驾辕拉套、志在千里的骏马,认准的事情,看准的方向,一定会百折不挠。正是凭借这股劲头,马伟明带领团队取得一项又一项原创性成果,在与西方国家科研创新的赛场上“弯道超车”,实现了从“跟跑者”“并跑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蜕变。 (人民网评)
       马伟明痴迷于电机领域前沿研究且初露锋芒,在科技兴军的征程上奋起直追、弯道超越,完成了从“跟跑者”“并行者”到“领跑者”的转变,为中国锻造出一件件制胜深蓝的国之重器。放眼万里海疆,他带领科研团队留下一连串闪光足迹。(新华社评)
       马伟明带领科研创新团队致力于舰船电气工程领域研究,在舰船综合电力、新能源接入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为国防和军队装备建设发展、部队战斗力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军视网评)
       马伟明带领团队从单一的电机研究方向,发展成舰船电气工程和军民通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创新中心、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 (海军工程大学评)
       马伟明院士是军队科技界的“网红”,在全军、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是名人。 (中国军网评)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济青路6277号(郭店校区)邮编:250109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临港街道温泉路5688号(遥墙校区)邮编:250107
版权所有©山东协和学院 鲁ICP备11018403号-1   鲁公网安备37011202000511